“五良”到田头 丰收有奔头
金秋时节,丰菽遍野。在黑龙江省绥化市北林区兴福镇,豆田里一片忙碌,大型收获机车往来穿梭,运粮车不时从地里开出。兴福镇农民魏晓旭站在田埂上,脸上洋溢着丰收的喜悦。
金秋时节,丰菽遍野。在黑龙江省绥化市北林区兴福镇,豆田里一片忙碌,大型收获机车往来穿梭,运粮车不时从地里开出。兴福镇农民魏晓旭站在田埂上,脸上洋溢着丰收的喜悦。
金秋时节,灵台县北部塬区的千亩良田里,玉米联合收割机穿梭作业,满载粮食的车辆络绎不绝,田间谷穗压弯枝头、豆荚缀满藤蔓。作为“陇东粮仓”,该县今年粮食播种面积达77.5万亩,预计总产量20.36万吨,以“良田、良种、良法、良机、良制”五良融合之路,奏响了粮食产业
金秋十月,绥棱大地大豆摇铃、稻浪涌金、金穗飘香,处处是农机轰鸣的繁忙丰收景象。“现在正是抢农时的关键期,我们一天能收200亩左右。从产量看,今年准是丰收年。”近日,在绥棱县靠山乡富国村玉米田里,村干部刘金成看着正在作业的大马力机械说。
金秋十月,黑龙江省正值玉米收获期。连日来,五大连池市的种植户们抢抓晴好天气,积极组织人力、机械全力开展粮食收割工作,田间地头处处呈现一派繁忙的丰收景象。
“今年用上了密植精准调控新技术,初步测产亩产能达到1600多斤,而且成本没怎么增加,也不用操心,就比原来(传统种植模式)亩均多收入600多元。”9月28日,位于河北平乡柴口村的夏玉米地里,种植户张志存大叔喜笑颜开。
“今年种的京科968玉米,棒穗比往年长一大截,亩产将近2000斤!”在静宁县三合乡王湾村的旱作玉米种植示范带,村民李永永拨开玉米苞叶,看着金黄饱满的颗粒,满是笑意地说。从种子、地膜到化肥,乡政府统一供应,关键生长组织无人机防治病虫害,有了这些保障,种地更有底气
今年以来,大同市阳高县持续深化“五良”融合,以 “科技赋能、政策激励、产业融合” 为引擎,推进国家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,有机旱作、设施农业、畜牧养殖等产业加速提质升级,以科技赋能特色产业高质量发展,实现特色产业“添景”又“增收”。
河南省农业农村厅近日发布《关于河南省高标准农田大项目试点建设名单(第一批)的公示》。经过层层筛选和竞争性答辩,尉氏县31万亩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等10个项目入选首批试点名单。
9月9日,省政府新闻办召开河南省高质量完成“十四五”规划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第二场发布会,省委农办副主任、省农业农村厅党组成员、副厅长刘晓文介绍,河南始终把扛稳粮食安全重任作为首要任务,坚持产量产能、生产生态、增产增收一起抓,深入实施“藏粮于地、藏粮于技”战略,